2008年7月27日星期日

G8會議對美元的啟示

6月中G8財長會議後的聲明並未如預期地提到美元,加上該週不甚理想的美國數據,美元頓失支持,美匯指數在一星期內從74水平下跌超過100點子至低見72.94。會後的信息只表示各國認同全球經濟仍然處於不確定情況,下滑風險依然存在,居高不下的原油與糧食等商品價格將構成挑戰。另一方面,各國在會議前後都曾經暗示關注貨幣市場對通脹及全球經濟發展的重要性。G8
成員國表明憂慮全球物價上漲這一大禍根,聲言要進一步查明商品價格飆升背後的真正經濟原因;成員亦提及有效調整國際貨幣體系以解決全球失衡問題。筆者認為,這代表著各國開始意識到美國控制美元的政治手段和經濟智慧。今天才提出支持強美元,背後有一定原因。本文嘗試從另一個角度解構美元的走勢。

美國受次按風暴拖累,經濟下滑,風光不再。華爾街損失慘重、就業市場放緩、消費信心持續下降、政府收支長年累月出現赤字,美國聯邦儲備局(以下簡稱美聯儲)一直以減息刺激經濟,一來紓緩信貸市場,挽救樓市,二來使得美元疲弱,有利出口。事實是否這樣簡單?負責美國經濟的幕僚每個都老謀深算,使美元疲弱不只是為自保,也是為了將損失轉移到全球,還可間接打壓其他國家的發展,使美國穩守「一哥」位置。

美元和通脹

油價急升是全球面對的重大問題,說弱美元是禍首不無道理。根據統計,過去一年美元匯價與油價的相關系數接近-0.9,表示兩者走勢相反的機會高達90%。美元和油價掛鈎,資金因美元偏弱而流入商品市場保值,再加上投機活動,令油價越升越高。美國一直表明高油價是反映全球供需問題,並非投機活動及疲弱美元所致,這似乎只是狡辯。與此同時,美國又希望迫使中東國家增產,
趁機壓低油價,成為間接得益者。

現在大家受到高通脹的困擾,正是美國將問題轉移的結果。面對龐大的次按損失、軍費和赤字,美國以減息刺激本土經濟,各國間接承擔了弱美元造成的損失。商品市場受到沖擊,高油價引發通脹直接使購買力減低。今年美國第一季度經常賬為-1,764億美元。這個情況有如美國在進行交易時先賒賬,到最後沒能力償還便發行國債。美聯儲再注資市場印鈔票,各國得到的不是美國貨而是美國國債,市面上泛濫著美元而非實貨,通脹自然加劇。對於美國來說,何樂而不為呢?各國儲備都是
美元,中國有1.7萬億美元。美元貶值10%,各國的財富便減少10%。再者,高通脹不但直接打壓發展中的中國,幫助美國保住一哥地位,還迫使歐元區加息,推高歐元,削弱歐洲的競爭力。

歐英美利率成關鍵

歐、英、美三地利率走勢將主導未來通脹。美聯儲利率取向仍然不明朗,歐元區似乎較清晰。筆者認為,歐元區加息根本無助於減低通脹,原因是直接令美元轉弱。估計僅弱美元這一因素就足以使油價從現在的140美元升至170美元一桶,令資本資金繼續流入商品市場,迫使價格繼續走高。
歐元區加息反而會加劇通脹,違反經濟理論。目前的通脹並非由需求引起,而是美元。歐元區加息可能變成深淵,使歐元區經濟加速放緩、貨幣升值、出口下跌和油價攀升,在現今的自由市場下,熱錢將流入投放於歐元區資產,支持歐元升值,令通脹更快升溫。

美元強勢或會來臨

事實上,國際輿論開始指責美國任由美元貶值轉嫁經濟危機,分攤美國的軍費及次按損失,這也是導致全球能源和食品漲價的重要原因。美元走強時,美國從國際市場吸納大量資金。現在美元疲弱,持有大量美元和美國債券的國家損失慘重,但美國不亦樂乎,外債減輕,出口增加振興
經濟。歸根究底,這是美國自利的經濟手段。

在G8會議上,各國財長均口頭表達了對美元強勢的支持,並稱通脹已超過信貸緊縮,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主要威脅。這顯示出各國並沒有坐視不理,而是開始意識到美元走強的重要性。美國財政部公佈的數據顯示,海外投資者今年第一季度平均每月買入472億美元的美國債券,其中各國
中央銀行等官方機構佔77%,比前季為高。特別是日本、中國和各石油輸出國,今年第一季逐月增持美國債券。在美元未明顯見底的情況下,各國對美債信心不減反而增加。美國財長保爾森在會後表示「強勢美元符合美國的國家利益」。美國大部份必需品和消費品不在當地生產,只能依靠入口,美元疲弱令美國進口高價貨物也受到因美元貶值帶來的全球通脹所影響。再者,貿易赤字反映出,美元再弱,各國不一定要和美國保持貿易往來。亞太區發展迅速,出口目的地選擇眾多,與美國交易相比,換來美債還要有利。在權衡各種政治和經濟因素後,美國的貨幣政策或會改變。美國經濟陷入衰退前,強美元可能有利於美國。

整體來說,強美元的確可能是化解全球經濟危機的一條鑰匙。在全球整體化的環境下,相信美國並不想看見全球因美元貶值而導致經濟放緩,因為這樣對於美國最終還是沒有好處。筆者認為,美元不能持續走弱,各國也會把焦點集中於此。同時,G8成員表示不排除在08下半年度作出干預很有可能成為事實。

福匯亞洲梁啟俊评析 (摘自反弹月刊)

没有评论: